HanG321 Blog

《應付老外》

1. 認清英美文化減碰釘
2. 韓人先禮後兵 日人喜愛兜圈 談判風格各異

認清英美文化減碰釘 2006年4月11日
廣 告
[被過濾的廣告]

【明報專訊】(青出於藍) 中國人看外國人,往往就好像外國人看亞洲人一樣,以為相同膚色的就是同一種人。實情是,即使以港人最常接觸的美國人和英國人來說,也有相當大的文化差異。這可以體現在他們的處事方式、管理風格等。

無論你是在美資或英資公司工作,還是客戶為美國人或英國人,抑或要與他們談判,了解他們的文化特性,肯定是事半功倍﹗

工作態度

美﹕只問結果 英﹕講求規矩

「美國人看重的是結果。你交到數,一些細節或程序他們未必很介意,可以接受較彈性的做法。例如,員工因為湊仔或落大雪,而要求在家工作等,他們就不會深究。」「相對英國人做事較看重程序、規矩和過程,較謹慎,要對細節較多了解。」以上說話,是虞堂笙對英美文化差異最概括描述。

言談

美﹕勇於表達 英﹕深思熟慮

虞堂笙曾在美留學和工作8年,之後又替英資的路透社在中港工作6年。其後輾轉在多家美資和英資公司工作(現在一家美資公司當管理層),亦曾與很多國籍的客戶共事,對於各國的微妙文化差異有深刻體會。

虞堂笙說,以他的經驗,美國人普遍性格外露、主動、坦率、熱情和自信,而且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。即使隨街找一個小孩來訪問,其表現也是如此,因他們自小即被訓練成這樣。這大概因美國立國僅200餘年,仍遺傳其祖先開拓者和先鋒型的性格。

他說,面對美國人,忌過分謙卑,他們喜歡和高手交往,喜歡對方像他們般自信、反應快和主動,勇於發表見解,說清楚是或否。若他們覺得你不像高手,會看不起你。

虞堂笙認為,在美國公司工作,上司若問起某些問題,應要盡快回應,即使未有十足把握也要想辦法答住先,否則他們會覺得你反應慢。相反,在英資公司內,上司卻會要求你深思熟慮才好回答,不要衝口而出。

英國人說話速度,較美國人略慢,較為咬文嚼字,說話發音要清晰。

稱呼

美﹕直呼其名 英﹕宜用稱謂

至於稱呼英國人,則宜用Mr.或Dr.(若對方是博士)等稱謂,不宜像美國人一開始就扮熟絡直呼其名。

工作衣飾

美﹕衣著隨便 英﹕傳統隆重

在英資公司工作,衣著也要較傳統和隆重,三件頭西裝和領呔是必不可少的,切忌美國人那種上身西裝、下身牛仔褲的配搭。領呔的款式不能太花巧,斜紋、方格、圓點等就差不多。那些印上卡通公仔的領呔在美資公司內雖可接受,在英資公司卻不然。最好還要有呔夾和袖口鈕,衣袋則插上絲巾等。

皮鞋也必須是有鞋的,鞋底一塊過的帆船鞋可不接受。另外美國人可以穿西裝背囊,但英國人卻不太接受,堅持用公事包。還有一點很多人都忽略,就是衣袋應插上金屬筆桿的墨水筆或原子筆,不宜插上塑膠筆桿的原子筆。

虞堂笙當年在路透社工作了9個月後,和一名同事競爭晉升機會。當時兩人都過了兩三關,最後一關是在蘭桂坊一家餐廳內與兩名英籍上司吃午餐(實質是接受面試)。

當時虞堂笙做足準備,西裝、領呔、呔夾、袖口鈕等執到正,衣袋還插上法國名牌的鍍金原子筆,亦刨足數據、帶備「貓紙」。

但他的同事卻犯了一大錯誤,居然叫了一隻燒雞作午餐(用刀叉來吃燒雞,極考工夫)﹗結果,因為禮儀和談話技巧上的分野,虞堂笙順利擊敗那名已加入路透社7年的同事,獲得晉升。「你可能不知,在路透社內,我們甚至有禮儀班呢﹗」虞堂笙笑說。

《應付老外》系列之一

 

韓人先禮後兵 日人喜愛兜圈
談判風格各異
2006年4月25日
廣 告
[被過濾的廣告]

【明報專訊】(青出於藍) 日本和南韓可說是東亞區經濟兩強,和中港關係密切。但港人看這兩國的人,就正如看西方人一樣,以為外表相近的就是同一種人,處事方式就會相同。實際上,這可是頗大的誤會。尤其是與日韓商人談判前,更需要了解他們的脾性,才可避免吃虧。

和韓人相處、忌誤作日人

「直至今天,很多跨國公司仍將日本和南韓劃入同一個區來管轄,甚至由同一人管轄。這只反映出它們對亞洲文化的不了解﹗」

現任美資公司管理層的虞堂笙有這些批評,乃來自他親身的體會。他以往在內地一家由港資牽頭的物流中心當管理層時,股東和租戶中就有不少日本和南韓的公司。虞堂笙後來當上管理顧問公司總顧問,到現時在美資公司當管理層,一直都有和日本、南韓的客戶交手。

以他的經驗,和韓國人相處的第一大忌,就是千萬不要將他們誤會作日本人﹗這是因為,韓國人不能忘懷日本人殖民統治該國的歷史。若知道對方是韓國人,就千萬不要給他印有日文的名片。

韓人先苦後甜 換更大讓步

此外,在韓國文化中,三角形是不吉祥的,圓形才是吉祥。因此,送禮切忌送三角形的東西,最好是送圓形的禮品。

虞堂笙認為,韓國人屬談判高手,擅於採用先苦後甜或聲東擊西的談判策略,來減低對手的防衛意識。所謂先苦後甜,是指他們願意在一些無關痛癢的小處上讓步,以此要求對方在關鍵條件上讓步。由於中國人有「你敬我一尺、我敬你一丈」的傳統,所以往往便作出相當大的讓步,讓他們佔了上風。

三步一跪拜 符合韓人策略

例如,虞堂笙在上述的物流中心工作時,有些南韓租戶就提出,免租期可以縮短,裝修由他們自己負責,但租金就要減至他們心目中的水平。

「其實,這從韓國農民去年底的反世貿示威活動中,亦可看到端倪。韓國農民在激烈的衝擊活動之前,不是先使出一招『三步一跪拜』嗎﹖」虞堂笙說。

不過,虞堂笙認為,韓國人雖喜歡採用先苦後甜、聲東擊西的談判策略來迷惑對手,但他們的談判立場可是相當鮮明,兼且一早會說清楚,尚算是「均真」。

《應付老外》之二

日本人5次協商 始入正題 2006年4月25日

【明報專訊】相對來說,日本人談判時就喜歡兜圈,和美國人、韓國人截然不同。若韓國人在第二次協商便入正題的話,日本人便要第五次協商才入正題。另外,日本人也較多疑,同一問題往往要再三確認,令協商時間延長。

性格多疑 拖長談判

以虞堂笙的經驗,和日本人傾生意,半年內能成事已不錯,有時甚至要一年。「你說話時,他們會經常點頭,但這可能只是表示聽到,不要以為他們那麼容易同意。」

日本人傾生意時很多東西都是不急不躁的,可以隨時延後。他們喜歡慢工出細貨,寧願遲一點,好過倉卒間做出錯誤決定。相比之下,韓國人就屬於較進取和衝動,覺得值得做,就會勇往直前,所以韓國近年在內地的投資就超越日本。

須注重細節 博取好感

由於日本人喜歡慢工出細貨,要說服他們,一定要注重細節、有條理、有系統、有數據,簡報應要有列印本給他們,還要好好釘裝,最好更是彩色列印,以及有研究報告支持。日本人很嚴謹。原則上,過得他們那一關的建議書或研究報告,必定也能過其他外國人那一關。

虞堂笙表示,日本人對談判立場是相當固執的,很少會作讓步。你需要令他覺得,你是為他的公司想,他的公司成功,才是大家的成功,那才較易達成協議。另外應預備一些小禮物(但不需貴重),因為日本人傳統上喜歡送和收小禮物,視之為商業禮儀。

談判時宜避免批評日本產品

談判時宜避免批評日本的產品。因為日本人無論英語多流利,其民族性都很強,會將批評日本產品視為批評其國家。虞堂笙有次和日本人談話時,不經意的表示日產的汽車不及平治。那和日產無關的日本人卻為此和他爭論起來,甚至冷戰了一段時間。

日本人很多時都不會開口說不同意,反而以沉默、不回應來表示異議或無興趣。虞堂笙當年在管理顧問公司工作時,曾經擊敗三家同行,取得某日本原子筆生產商的市場研究合約。當時他就特別找了一名同事作觀察員,每次會面時記錄他們的反應,那些地方他們同意,那些地方以沉默不語來表示異議,足足一年才取得那份合約。